父亲,说自己一定要去。皇上和太子都同意,父亲不同意也不行。

陈国公很是无奈地问他,为什么要淌这趟混水?此事陈家完全可以置身事外,在背后拱火,拉凌王下马。

凌王妃割了陈家分支子弟嘴的事,陈国公可是非常气愤的。

此事全长安都传遍了,她一个小小农女,竟敢如此打陈家的脸!

至于凌王妃救了陈星耀之事,陈国公觉得上次给幽州捐献,便是恩情已还。

陈星耀的理由是,他在长安城憋屈,自从手断了之后,他就不喜出门。

趁这个机会,去幽州散散心。再跟北方士族联络一下,以防凌王团结了北地。

陈国公无奈,只好让他带几个幕僚前去。

当天太子就请陈星耀进府商议,太子的态度很坚决也很强硬,此去就是搜集凌王罪证。

有罪就有证,若无罪,同样能有证!

若那两个钦差阻止,边关死人的方式多,水土不服病死,遇到鞑子砍死,摔下马跌死……

太子握紧陈星耀的手:“你们才是至亲兄弟,待孤登上大宝,封你世袭一等公!”

不知为何,陈星耀想到的,竟然是几年前,他和太子被百姓戏称‘便溺兄弟’之事。

不禁一阵恶寒,但面上不显,且态度谦卑:“臣,定不付殿下信任!”

太子很是高兴,那么多道折子送来,皇上还包庇凌墨萧,还要派钦差调查。

待陈星耀查到实证,皇上总没话可说了吧!

凌墨萧啊凌墨萧,你最好祈祷战死在鞑子手里,若落到孤手中,定让你生不如死!

想到那个娇娇小小的沈冬素,也不知在边关几年,容貌有没有变丑?

若是没变,孤到不介意纳了你。若是变了,那就一道赐死,也算了了母后的执念。

可惜事情的发展,很快出乎太子的意料。不,应该是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。

当第二批北方传来的折子,如雪花一样飞到皇上案前的时候。

折子上的内容却跟前一批完全不同,那些被凌王选中女儿之家的士族,异口同声地说。

他们的女儿并非去给凌王当妾,而是被凌王妃选中,去学医的。

再有被凌王抄家的士族,先有济州官员联名的折子

章节目录